洞经音乐是明清时期由内地传入云南的汉族道教音乐。它在许多地方都有流传,比如大理、巍山、楚雄、保山、建水 、蒙自等。然而,与这些地方的洞经音乐相比,《纳西古乐》完整地保持着洞经音乐的庄重和纯正,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风韵,同时又带上纳西民族色彩,使人体味到一种玄妙、悠远、超然的意境。它保留的乐曲除一部分在中原早已失传了的词、曲音乐,如盛唐的《浪淘沙》、《紫微八卦舞(曲)》,元代的"北曲"等以外,还有《山坡羊》、《柳摇金》、《水龙吟》、《步步娇》、《万年欢》、《漫五言》、《到春来》、《一江风》、《到夏来》、《到秋来》、《到冬来》等二十二个曲牌。 纳西人在长期的洞经音乐演奏过程中,将一些本土的民间音乐风格和演奏方法融进其中,使之有了"纳西之韵"。 它的乐器有笛子、芦管、琵琶、三弦、二胡、胡琴、云锣、小钹、小铃、摇铃等,可视乐队人数多少来定同种乐器的增减。其曲旋律古朴典雅,节奏平稳匀称 ,乐韵悠长。
|